轮胎Emark认证的详细描述: 轮胎Emark认证 ECE认证依据标准: 轿车轮胎 ECE R30 卡车/轻卡轮胎 ECE R54 摩托车轮胎 ECE R75 轮胎Emark认证标签法规。噪声测试、滚动阻力、湿地抓地力、雪地抓地力 ECE R117 轮胎Emark认证主要检测项目 轮胎尺寸检测 负荷/速度耐久试验 胎面磨损标志检测 制动和跑偏试验(临时备用轮胎) 粘合性测试(临时备用轮胎) 轮胎Emark认证特殊要求 速度**过300m/h的子午线轮胎,轮辋前标记“R”必须用“ZR”代替,同时推出速度符号Y及相应的负荷指数,该使用说明必须在括号内标出,如“(95Y)” 轮胎生产日期必须在有效日期之内,并采用国际通用四位代码表示。 轮胎磨损标记至少为6个,间隔几乎相等并位于主花纹沟内。轮胎直径为12以下的,采用四横排胎面磨损标记。 轮胎上应标记认证标志。 从2012年11月起,欧盟新的标签指令2009/1222/EC正式生效,这将要求制造商对燃油效率、湿路附着力和噪音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根据指令要求,今年11月之后进入欧盟销售的轿车胎、轻卡胎、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出轮胎的滚动阻力、噪声和湿抓着力的等级。该指令还对这三方面性能的较低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性能较佳的为A级,较差的为G级,达不到较低限定值(即F级以下)的轮胎不得在欧盟境内销售。不过,今年6月30日之前生产的轮胎届时不必加贴标签,仍可在欧盟销售。 目前欧盟本土生产的轿车胎滚动阻力平均在E级,湿抓着力在C级,噪音指标在72左右;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的滚动阻力一般在C-E级。虽然中国轮胎平均水平比欧盟低了一至两个档次,但欧盟对中国轮胎的测评仍给出了正面评价,他们对中国轮胎产品还是有信心的。 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轿车胎滚动阻力多为E、F级,大部分可达到欧盟**阶段的较低要求,但有相当比例的没能达到欧盟*二阶段的较低要求。据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约30%的载重胎达不到欧盟**阶段滚动阻力的较低要求,70%达不到欧盟*二阶段滚动阻力的较低要求。综合来看,全国36%尚未满足欧盟**阶段标准,50%不满足欧盟*二阶段的要求。 目前,我国轮胎40%以上出口,欧盟已**过美国成为我国汽车轮胎企业**大出口市场。随着欧盟轮胎标签指令实施日益临近,生产企业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出口欧盟的轮胎企业应高度重视并认真研读欧盟轮胎的相关新法规,积极制定相关应对措施,从轮胎配方、设计、质量管理等多方入手,提高产品质量,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相关项目的检测平台,并从生产工艺上改进技术,积极提高产品环保性能;同时加快开发国外新兴市场,特别是东盟、印度等和我国签有自贸协定的国家,推行“多元化”战略,以降低轮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 二是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REACH法规、《轮胎标签法规》的跟踪,发挥信息及技术优势,做好对输欧轮胎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 三是相关标准制定的部门也应加快跟进欧盟《轮胎标签法规》、REACH法规的实施进度,在轮胎技术领域建立并实施与国际法规接轨的新规范,以提高我国汽车轮胎安全性和国际竞争力。